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生活故事劇場工作坊 (2024)

 

探索“改”和“放”

工作坊反思日誌 

 

                                                         北京近社工中心  海敏

社工專業畢業工作4年的社工作者,始的一些奮進和期待到今年,2024年,我好像在一水平面上不停重地做著既定作,著相同方向滑,新的攪動似乎少了,做社工的“心電圖”好像也趨於了,似乎也有什新的長進


         很高
12月的下旬,由我所工作的機構北京近鄰社服中心(以下稱近鄰)楊靜張楊支持,參與了由機構鴻組織臺灣迫者劇場推展中心始人佩萱老師帶領的生活故事劇場工作坊,我著想要探“真”的社體樣貌及自我表,希望重新去及我自己的狀態起新的能。

短短天半的時間實現了我自己最初想要參與的期待,生活,在“遊戲”中探索自我,與夥伴互他人言,與學伴一起合作表演,一一滴微的思合著日常的工作生活,重新建了一全新的人生念,也重新看到自己曾經歷從內心的各公平正的追求,不公的捍堂上體權益保的“大打血”式的力到如今,看到社會現狀後的平如水、換為思考,不再一下子“上”,我重新回望看個熱血沸的我,那“充滿鬥志”的我,後續我也不在想,曾我到底是怎的,竟,多的著和念在面,只看到一面,而未看到多面向,致融不進當下社的“展”,而,又是因而改這樣的改是可以真正到我想去的地方

 

l   劇場裡,看他人,活出生命的自我的生命樣態

迫者生活故事劇場裡我最欣的是公益伴的生命狀態,是那的真實無虛

常都是被包裹住的自己,我不知道哪是真的我,在不同合有不同的我出不知是文化的束是在校被定“你的身很硬不合舞蹈”等等經歷我在可帶領下,感到到老的生命狀態,是那的特、自在、有活力、搞怪,我也逐慢慢地跟,不受限制的努力放自己身,打自己心扉,也他人的身上看到不一的我自己。

小在大的我,半不到就被父母流寄養兩個姑姑家讀學前班,而有一個階段住在伯母家,小候就常被姑姑教育:外面了客人要學會打招呼,忙倒茶倒水作女孩,家的家務農活都要忙做才是乖孩子,做些才是好女孩。然在姑姑家得到好的照,但我始不是這個家的人,是慢慢地,我知道了如何在媽媽,爸爸缺席的生活著我是“多的”包袱,在重男女的大家族氛圍裡,在夾縫中生活過來,我要做很多才能和我的姐姐和弟弟“享受”同等的家庭生活,因此,我熟知如何滿足大人的要求,自己才得到大人的特注,因此,小就人的情,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中都要去照到,都要去回,久而久之,自己也被被框在一總說我是一微笑女孩,但實際藏著的是層層包裹住的自己,著劇場的引,才發覺,我自己是身的主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身且完全控制自己的身,包括每一步足、停留、察、悟,甚至是,都告自己要沉浸其中,下的每一刻,且做出自己的選擇

些因著劇場而在伴,如公益年米,就是一很特的女孩,然一會覺得他,可是慢慢地,我非常期待她每一次的言,因,那代表者真,一的人,著真有太多偽裝有大家都喜的多米,她似乎都有同的特,就是在人有太多的包裹去迎合人,只做自己在做的事情,不用多技巧掩,也不用特好,也是一的人。

而我也在想,這樣的女孩,在公益機構工作,背是不是也有人不知道的心世界呢?而我為這樣鮮活的生命而欣,她就是真,而我,到我可以真的做自己的自己又是怎的呢?我不知道,因每一步都塑造著我,而我不可能去更改我的記憶有因童年的經歷情感衝擊帶來的情“雷”,不知道何時會突然我不受控制……

l   與壓迫,或許關係是互

三天的工作坊個走的其中一個環節幾個人的大團體分成“堆”,我得,當老師做出這個指令,其中一個夥伴N自己單獨站著,致出了三“堆”,我以懂老的指令,我上去做那“救火隊長”,上她和大團隊的空隙以完成這個指令,“堆”的任務順行,但是到了下一次指令,小N依然自站立,有根的指令去做,致整團隊沒有完成任,老一再她,要不要調整,小N調整,就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老下“通牒”,小N如果不調整,這個遊戲就玩不下去了!N非常定自己的選擇,老師隨“好吧,你打破了規則,我要重新調遊戲規則了”,那一刻,我才知道:來還可以這樣選擇,我想怎就怎,我就是要有自己的位置!。也才猛然發現,原們順從是那樣顯而易然特立邊緣化,但是引卻為反抗的邊緣人而打破規則那一刻,我想起生命中自己疑惑和痛苦的經歷,在我的社,如何去與國器互呢?公益人士,我如何去捍人群的,去守我和生命選擇呢?

可是,我又搖擺不定,在學習傳統文化念一想,作個國家的一份子,家在程中,走一些路,如何能保持“中庸”,在捍體權,如何恰當處置,好也能維護國家整的和平和安定呢?

上,我看到我家,每位置上的人,可能因各自角色不同而割裂,但實質上,我都是夏子,兄弟同胞,即使在混的世界行中,我是否能夠認識到,動盪帶來的多是老百姓的害,而我是否也應該“中庸”行事,保平民百姓的生活和生命,似乎才是核心吧……可是,另外一思想又柔性的革能否帶來真正的化呢?僵化的制,性的家行政,到底如何鬆動人民出一呢?

N選擇,我心是佩服的,我也看到曾血沸”的我,而在之後與學伴的交流中,我才發現N如此定的背,有她自己的勇敢故事,大致是她曾經為維護某一體權利行動後迫式地盤問,那候的面著孤立援和助也有屈服,可能就是在這樣的困境中出了自己的性:再也有什打倒小N!那一刻,我心充滿了欣和欣慰,我以只有先前的公益前輩們在做著命的,轟轟烈烈的事情,9000,或者更面不再有這樣的年人了,三天工作坊下,我始充滿希望,也是我最大的收我知道了,社上有些年的公益伴,她域、性別領域、弱體領域做著追求理想實現自我值的工作,而一群人其都是勇敢的“小N”,未的公益的路上,一定一束一束的亮光,而照亮世界的人,就是這樣一些人,特的、定的、特立行的,孤的人,耀出的……

 

l   如果這個世界不美好,你能不能做主、去改

很多候,我都發現,近在不同的民主策的實踐中,面著各種討論時,我都發現我是一想法特多的人,而且我好像都已了我自己,但實際上,在我的老和同事的是,我的不多,也很少表露更多自己的想法,我只是一個內心“話語”特多的人,我以我所想都已,真的情人不能接收到我的資訊這樣立空機會可以言的機構,我常放棄這樣機會……就像我的的那們創造的境和空,但是你們卻不主言,不主去做選擇……

我也常因為別人的定,如質疑小團隊負責人的,或者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抵抗”在面,我也是把他理想的領導者做比,我很欣賞機構負責人的帶領團隊的方式和方法,但天的工作坊,我發現我在他人,也不總是一好的者,我有自己多的想法和思考,但實際決,我很定,而且我通常在工作坊逃避做定,即使很小的一件事,我是在等待人做定。夥伴等待我的選擇時提醒我“你不要問別人,你自己的想法呢?”那一刻,我愣住了,我要等待,等人做策。劇場每一次的任務認領中,我都更向做那個被動的子”或者舞蹈的跟著,我不太喜去做主導領帶領的那角色,回到自己的工作中,我逃避或者擔憂去做一件事情的領導統籌,但是我心又他人有“完美領導者”有期待,如果人做得不,又我的“挑剔”和自主的想法,值得我一再去反思自己……。

因此,也我想起曾在女院研期間參組織的在香港的社工高研修班活,我去到在所非常著名的盲人校,活中,校院說過的一句“如果你不滿下社現狀,不要抱怨,不要等待,你就去行,改它”。而我,生活劇場裡不同互動選擇中,我才發覺,我是在識裡面不選擇做“領導”,因識裡面有一思想即:領導”方=迫”方,似乎我做“被迫”者更容易,也位思考到:領導的人也不是那容易吧,被架在一位置上,要引個團隊討論、思考、或者做策,在程中要去考量每人的思、情、情感,怎做才合呢?領導者是不是也“被迫”呢?或者上了領導,自己是否也會採取看似方式不同但“迫的核”相同的快速手段,成另一迫”者呢?所以,怎才算是“人性化”待呢?在我所工作的近,是我認為地最好的社工機構機構的文化,機構,以及落細處關係處理,我得都是國內少有的社工機構且,在我察看機構是努力推際關係的人性化了,日常也有非常多的民主策,但實際上,我卻沒有拿起自己的任,在工作坊面,我意到,我識裡大可能是不想起“做不好”的任。我把跟的“活”做好倒是可以的,但實際上,我助的能力也是弱的,所以在機構裡面,我是那“我靠我自己”的人,最後發現,我靠自己是不的,我實際需要同事的各種協助才能更好推工作的實踐……而我有去好好

 

l   我和我生活工作中的威者

從領導和被領導來談“我和我的威者吧”,非常憾的是第三天的下午錯過這個議題,真的是憾一年都不為過,因對這個議題太感趣了!原因是我是在工作中因為這個威”而處處碰壁,處處縮回自己向外的“角”,也是在工作中帶給我最大的困和挑,面合作方“政府”,因為帶著曾遇到多“公務員人”的刻板印象,把這個“框”放到我遇到的每一、公務員”合作件身上,時總處於“失狀態有主動溝通的意,能避免就避免,致合作關係的平淡,我始不能和他們處成朋友,因間總是有一道“鴻溝”,在多次的機構中,我慢慢意到,不要是看的面貌,也要看到這個體結構性的西,不要忽略這裡面也有活的人,他也有民做事的想法的,如果我的工作能能或者展居民動員的人性化方式,這樣,其,我也在做一件更挑,但也有意的事情。導時處於懵懂狀態,或者一不能接收相關資訊慢慢地,我始反思,我如果使勁兒,可以稍微“靈動”地和他關係實會成另外一個樣子。實際上,我在摸索如何打自己的“心”,但又始終沒有“碰壁”的勇,在三天的工作坊,我意到只有“碰壁”,才有可能關係,才對話、感知、我認為迫或受迫的關係才有可能被正常的人人之的情感“互”,自我才有前和成,才突破我自己。“老這個角色的威而言,只要是遇到老,和大多人一起尊敬之心,但是也有距而我和最敬密的老而言,除了師長,其中還夾雜長輩的角色,我在自己的,打不自己“活”的一面,大多候呆呆地扮演一生,著“好的”“是的”,因為權威或者因要逃掉什,缺少了主和老的日常的密的深度通,每有空或找空間對話候,自己已是到了情情感的最高,表達從言和情感渡。對於工作中的機構領導而言,在我看,所做的定一定有多大問題,因他已是非常秀的人了,做的事情也是很不的,而且被他身上的專業價和品而吸引,因此,我機構同事一起合“伐”他做改變時,心裡總是暗暗地想:“他可是機構負責人,是領導人,機構的大哥,我‘下面的人’有他做要求他做改變嗎他挺好的啊,不用改吧”,這樣的想法是在機構每一年的年上出但我也忘機構並非如其他機構領導者居上位,有明的上下級關係,但是近不同,領導者也同要改,如他要求同事,他同要和同事一同前行、一同調整自己,也要做改為機構在培人,機構負責人在推動這塊工作,也需要不斷學習自我,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因大家都是人,都有缺,都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團隊他也有督促的任,但是我卻遲遲沒有看到

 

l   他人、社家的互,才可能成完整的一生

說了很多,到此刻,我回想起工作坊第一天,老師讓一個人閉著眼睛在場內站在危險的21層樓,和其他伴一,因街,朝南就是落地玻璃窗總擔掉下去……一著眼睛意行走,然自由立,但有著“孤立無援”、孤獨的感覺,因為害怕跟別人碰撞而“妨礙”別人而小心翼翼儘量不碰到別人,但是當在不小心腳步碰到他人時,那種踏實感和穩定讓自己慢慢放心下來:我身有人呢!能碰到真好!人孤身在這個世界上蠻難的,碰到人也沒關係,碰撞才是真的。兩個眼走,制,但是感受到暖陪伴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多年,一直尋覓相伴的人,到如今身有男朋友的照心,一年無論我如何不能安放好自己的心,理不好自己一而出的情,在關係裡“折”,他最後還好的方式引我,我也感知到一些定的資訊,不會輕離開我,拋棄我,我是被的人,值得被好好陪伴的,我是被選擇的人,童年缺失的依情感在關係中被接,才發現世界是很美好的,抱著以往世界、人生的望和冷漠度,在近,也始慢慢化,人是需要生活在社中的,一人有一人的景,但是絕對不可能孤活世,兩個人有兩個人的旅程,但是不可能有社,一群人有一群人的故事,但是不可能家、國別,而“我”自己,是要活在生活的每個當下,注,真做定,做利益他人是事,也同感悟生活,出“活”的自己,且不地在這個世界體驗我和他人碰撞、聯結糾纏、分、重,活出屬於我自己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