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紅琴 流動兒童工作者 寫于2015.10.26 24:00
此刻我剛看完萬老師的《生活故事劇場中的對話》心情可謂是慚愧,開闊、引人深思,慚愧自己對這兩個階段生活故事劇場師資培訓工作坊的後知後覺,理解不透徹;開闊我對今天工作坊的部分疑問:為何要做這個劇場,有什麼用;以及思考接下來的運用及行動。
五月第一階段工作坊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劇場,對它有很多期待,但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整個人很不在狀態內,甚至影響場中的氛圍,最後沒能很好地投入。後來在實踐中雖然會用萬老師教的小遊戲,但其實是沒有什麼方向,也沒有太多思考。帶著這樣的遺憾迎來第二階段的工作坊,心生喜悅,終於又見面了,就想在這個階段能夠彌補先前缺失的狀態,幸運的是這幾天下來的狀態還算滿意,除了思維後知後覺了一些,哈哈~~
前兩天的參與過程,我整個人都很放鬆,萬老師總是會留意到每一位參與者的狀態,並給以一些鼓勵“你好棒哦...”不知道是因為身份的原因還是踩到切合點的原因,平時別人沒什麼事就說“你好棒哦”會覺得幼稚、虛假,但從老師這裡說出來的,會讓我真的覺得自己還是很棒的,心生喜悅,這也是我很在乎別人看法的緣故吧。就連我在跟服務社群預告活動的時候也說,這是一個玩遊戲、感受自己身體的活動。我把它當做感受自己的狀態和身體的活動,想著先感受自己、改變自己,沒有想太多跟工作相關的事情,最多就是其中的遊戲和引導者的狀態,但在工作坊過程中,尤其是第二天早上,我已經不自由地聯想到工作中的應用。
最近經常困擾我的問題是:我的工作到底給服務社群帶來了什麼影響?我的存在有什麼意義?當我找不到答案的時候,前方一片迷茫,開始否定自己,就像行駛在茫茫大海中的一葉扁舟,忽然遇到颱風降臨般迷茫、痛苦。有人也跟我說,不要想太多,專注做好現在手上的事就好,可我不知道做了要去向哪裡,我還是沒有前進的動能,直到通過這幾天的工作坊和剛才的閱讀,我好像清晰了一點。我好像要預設一個未來,我要去向哪裡,總是想很快有個結果,如果是這樣,那我接下來的人生又會如何呢?問題還是沒有答案,但就像這個劇場一樣,就是玩遊戲、感知自己的身體就好,感知著、雕塑著慢慢地或許就自然和周邊的夥伴開始了議題的討論,真像無法預設的人生一樣。當然我知道這並不是我這樣看看形象劇場之後就能很快解決的問題,後續我不知道何時又會冒出其他的想法,就這樣帶著想法行走著,比沒有任何想法,可能會好。
今天工作坊不知道為什麼,我的腦袋是空空的,還是不知道故事呈現之後,又能做什麼改變,我已經把自己放在一個解決問題的角色上了。當然作為一個NGO員工,這是其中的職責之一,但我還是更希望推動服務群體一起來參與、影響,只是,覺得好難,推不動。很佩服老師的包容與接納,不管對任何人、任何突發狀況,她總是很溫柔、暖和地說“沒關係,暫時想不到也沒關係”加上一個愛的笑容,我怎樣才能做到面對社群時,能夠平靜、更溫柔、包容地接納他們呢,而不是把自認為好的事情強加給他們,自己也覺得很無趣,明明是好的呀(這或許又是我自己的感覺)。
這幾天的培訓過程常會覺得:為什麼這些遊戲和動作都是最簡單,最常用的,為什麼在工作的時候總是想不到,還要去想一些複雜規則又多的呢?或許是固有的思維和預設太多吧。
此刻好像多了一些不舍,總感覺自己後知後覺,當覺知到一點時,它已要結束。當然這裡面的感謝肯定是夾雜在每一個遊戲每一天的動作裡面,謝謝老師和家人的帶領與鼓勵,以及韋帆的牽線讓我認識生活故事劇場,謝謝團隊成員及團隊的支持讓我有時間和機會參與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