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演戲一定要在舞台上演?
讓我們打破觀眾和演員的界限,來場「隱形劇場」!
Augusto Boal 在1992年出版的Games for Actors and
Non-actors介紹關於受壓迫者劇場的方法和理念。Boal在First Experiences with Invisible Theatre這篇,分享在各國親身實踐隱形劇場的準備過程和活動發展。演出地點都在公共場合,地鐵、渡船、餐廳甚至是大馬路上。目前TO中心正在進行隱形劇場工作坊,因此特別摘要、翻譯〈隱形劇場實戰經驗〉跟大家分享。隱形劇場需要演出準備,就如一般戲劇演出,需要有明確議題、演員、劇本。不同的是只有演員知道自己在演戲,透過表演來開啟演員、大眾對話討論社會議題的空間。
原文:Boal, Augusto. (1992)
First Experiences with Invisible Theatre. (Jackson, Adrian. Trans.). In
Augusto, Boal, Games for Actors and Non-actors (pp. 277-288). USA and Canada:
Routledge Press.
隱形劇場實踐經驗
有一點必須聲明:隱形劇場就是劇場表演,它必須要有場景和劇本做為隱形劇場發展的基礎,戲碼會隨著演出當下來做調整,以符合觀演者的即興演出。
隱形劇場的主題必須是重要議題,對即將參予演出的觀演者來說具有意義,重要且貼近生活的主題。由這個層面出發,先編寫一個短篇劇本。演員在隱形劇場演出時,要把它當做在一般劇場為一般觀眾表演。儘管如此,當隱形劇場準備公開時,隱形劇場的表演空間並不在一般戲院,觀眾也不是一般買票看戲的觀眾。在歐洲實踐隱形劇場時,我們曾在巴黎地鐵、渡船上、餐廳和斯德哥爾摩街道,甚至在劇場裡舉行會議的舞台上。
我再次聲明:隱形劇場裡,演員必須像真的演員一樣,意即,演員就像如假包換的一樣。
隱形劇場實戰經驗分享:
1. 性騷擾
這齣隱形劇場的戲,在巴黎地鐵Vincennes到Neuilly這條路線,表演過三次。我們選擇上演隱形劇場的「舞台」,通常在列車中間,位於當時頭等車廂前面的最後一節車廂。
第一幕
隱形劇場團隊(除了兩個演員以外)在第一站上車,列車到達第二站時,演員們準備好場景。兩位女演員一直站在靠近車廂中間門的地方,女性受害者坐在椅子上,突尼西亞人坐在女性受害者旁邊,母子檔則在離女性受害者遠一點的地方,其它演員分布在車廂四周。從列車出發到第二站時,一切正常,演員們看報紙或跟其它乘客閒聊等等。
第二幕
當列車到達第三站,另一位演員,男性加害人進入車廂。他坐在女性受害者對面,如果沒有位置,他就站在她旁邊。坐定後一下子,他慢慢把腳靠近年輕女性的腳,好製造身體接觸,當碰到時,女性受害者立刻反應。加害人說他什麼都沒做,是不小心的。目前,沒有任何一位乘客出來為年輕女性說話。過了一陣子,加害人繼續扮演他的角色,這一次他不只繼續用腳磨蹭女生的腳,還把手放到她大腿上。手放大腿這招令人感到憤怒,但沒人出來支持她。結果她起身走到車廂另一邊,繼續站著。這時,突尼西亞人把握女性受害者離開的空檔,抓住機會支持…加害人。到此,第二幕結束。
第三幕
到第五站,年輕帥氣的男性受害者上車,由工作團隊中最帥的男生來扮演 (我們可不是詹姆斯.迪恩阿)。他在門邊兩位女生前面勉強擠上車,分別是女性主義者和她的女性友人,她們開始對年輕男性的外表妳一言我一語。過了一下子,女性主義者主動跟男性受害者搭訕,問他幾點了。他跟她說時間。她繼續問他要在哪一站下車?他立即反對:
「拜託,干妳什麼事?我有亂問妳什麼嗎,我有問妳要在哪一站下車嗎?」
「如果你問我,我會跟你說,我在 Republique站下車。如果你想在同一站下車,我們可以一起走阿。」
在乘客們憤怒的注視下(他們一定不敢置信這場戲正在現實當中上演),她一邊說話,一邊不斷磨蹭他。年輕男性試圖逃出她的魔掌,但她緊抓不放,說:
「哦,你知道你有多帥嗎?你知道嗎?我好想親你哦…」
年輕男性試著逃離,但是他被夾在女性主義者和她朋友之間,女性主義者的朋友還一邊大聲嚷嚷她們有權利親他。這次乘客們採取行動表達對女性加害人的不滿。
已經有些乘客用行動實際介入。先前的男性加害人出來挺男性受害人。女性受害人則支持女性主義者,說她剛剛被騷擾時,根本沒人替她說話,如果男性有權利侵犯女性,那麼女性也可以對她覺得性感的男性下手。
第四幕
女性受害者、女性主義者和她的友人,三人聯手起來試圖攻擊男性加害人,威脅他要把他脫光光當作懲罰,但被他跑掉了。其它演員留在車廂裡聽乘客們怎麼說,並且試圖引導對話針對剛剛在巴黎地鐵或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的性騷擾,去討論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為了確保全車廂都知道發生什麼事,媽媽問兒子說剛剛到底怎麼了。兒子看了看,用全車都聽得到的音量,對事件評論一番,等於是對全車廣播做現場報導。
這些場景中,有些有趣的橋段。像是,一位老太太大聲地說:
「她說的可對極了,這個年輕小伙子好帥阿。」
或是,一位積極維護男性「權利」的先生說:
「這是天性,全天下的男人都是這副死德性。」
對他來說,男性會性騷擾是天性,但同樣的動作,如果換成女性來做就不對了。更糟的是,另一個男性還說一定是女生做錯什麼事,才會被性騷擾,一定是女生的錯啦。
兩位支持這種奇怪說法的男性當中,有一位的太太就坐旁邊。突尼西亞人把握機會說:
「你這樣覺得哦?你覺得搭地鐵時,男性有權利亂摸女生哦?」
「對阿,她們引起我的性欲。」
「那就不好意思啦。我接下來也要對你太太做一樣的事啦。」
然後,他做勢要摸她。
大家差點就要打起來。突尼西亞人不得不藉故,在抵達預定車站前,提早下車。
這齣戲上演的時候,引起的騷動大到地鐵停在下一站,乘客們都來圍觀。但是在圍觀者目光焦點下的演員們(第一個加害人、女性受害者、女性主義者和她朋友)事先並沒想到列車會停駛,原先的劇本只夠他們在預訂的車站之間上演。因此在列車停駛的五分鐘裡,大家必須即興發揮,同一時間觀演者/乘客們又鼓催女性演員上前把男性加害人的衣服扒光。
到第四幕,這齣戲的主題已經清楚表達了:不管男性還是女性都沒有權利去性騷擾任何人。盡管如此,如果這齣戲要改變目前的性別政治,至少要有50個劇組演個500次才有可能實現。這麼做之後,也許性騷擾將不再出現,或者至少頻率變低,甚至男性加害人也開始擔心那一天自己變成性騷擾的受害人。
2. 皇后Silvia的小孩
在斯德哥爾摩參與Skeppsholm Festival期間,我和一些演員和觀演者們共事。我跟大家分享在巴黎實踐隱形劇場的經驗,而大家也想要在當地地鐵試試看隱形劇場。我們策畫了幾個場景,選1977年7月10日為首演日,藝術節在那天也有其它戲劇表演。
雖然我們用工作坊的方式來排練隱形劇場,大家都要保密,但風聲走漏,傳的很快,有些人知道了我們的計畫。結果,隔天早上,瑞典其中一家大報 Svenska Dagbladet,刊出我的照片,斗大標題寫著:隱形劇場即將在斯德哥爾摩地鐵首次公演,並且呼籲民眾多加注意這種新興戲劇形式。
我們決定改變「劇場」地點。斯德哥爾摩(很多小島的意思)由中間14個和總數超過2萬4千個小島組成的群島。渡船是重要交通運輸工具。所以,我們就決定在渡船上演出隱形劇場。
當時皇后Silvia即將分娩。我從成員那得知,大眾普遍對負責小王子(後來證實為小公主)生產過程的醫院大費周章感到不滿,皇后住院期間還有4位全職的診治醫師隨時待命。瑞典國民健康服務堪稱世界第一,但許多瑞典民眾仍然對國民健康服務有所不滿。
第一幕
一位年輕孕婦(用假的大肚子)跟她朋友聊天,說她多麼羨慕皇后Silvia和等待王位繼承人出世的緊張心情。一位假扮路人的演員,不同意她的說法,並且表達出來。講了關於皇后分娩所需支出的種種細節、薪資、皇室的優勢、共和制度和皇室的關係、醫藥與社會主義等等。
第二幕
年輕孕婦感到陣痛。扮演醫生的演員及時出現,表示要幫忙她。她拒絕了,她說:
「醫生,請問你從哪冒出來的啊?」
「我剛從醫院回來。昨晚通宵工作,今天接生了五個,對我來說,多一個也無妨。」
「這就對了。這就是我為什麼不要你幫忙。懷第一胎時,那個醫生累到給我做不必要的剖腹產,只因為他想趕快結束,不想等。(這是真實發生在年輕孕婦演員身上。)這次照顧我的醫生,我要那四位照顧皇后Silvia的其中一位,你知道就是前幾個禮拜一直守在醫院的那四個,他們現在都已經充分休息好了吧。誰可以帶我過去啊?我需要有人帶我去照顧皇后Silvia的醫生那邊。」
第二幕繼續進行,演員們跟乘客討論這齣戲的主題:瑞典醫療體系。至少有一半的乘客加入討論,其它的在旁邊注意情勢發展。
第三幕
從Djurgarden到Slussen的船班花了七分鐘,也是這齣戲的演出長度。當船靠港時,船員事先用廣播通知醫院,救護車已經在那等候我們的孕婦。由於演員們早就料到這種結果,我們也事先備好車子。於是年輕孕婦拒絕上救護車,跟朋友一起揚長而去,岸上乘客們繼續議論紛紛。
3. 種族歧視:希臘人
這齣戲分別在兩家露天餐廳上演。戲的主題由演員提出,對排外的瑞典來說特別重要。在人民大多是藍眼睛的國家,「狗眼睛」( Dog’s Eye)是用來稱呼那些不是藍眼睛的人。
第一幕
一對夫婦在餐桌上吵架。太太叫先生滾開,因為他愛拈花惹草、不做家事、不照顧兒子等等。先生則試著為自己的男性權利辯護。
第二幕
先生的年輕女小三,走進餐廳,坐在夫婦隔壁桌。先生不顧太太反對,放她一個人,跑過去跟小三坐。兩個人開始卿卿我我。
第三幕
接著年輕希臘男性走進來找位子。太太叫他坐她旁邊。讓他訝異的是,她開始勾引他。
第四幕
先生看到太太有伴,他走過去,要把希臘人趕走。他拿國籍來攻擊希臘人。太太堅持要跟希臘人一起坐。服務生被拉進來,因為先生叫他把希臘人趕出餐廳,太太則叫他把先生趕走。夫婦倆一直爭論。先生抓狂的點並不是他太太跟其他男人在一起,而是這個男人是…希臘人。先生需要跟圍觀群眾說清楚這點。
當第四幕分別上演時,大家討論的熱血沸騰。第二次演出時,我坐在負責報導這齣戲的瑞典記者旁邊。她的朋友們坐在離我們遠一點的那桌。根據記者說,她的朋友們都自稱是反種族歧視。當這場種族歧視的戲碼在記者朋友們面前演出時,她們卻是全場唯一沒有起來加入討論的。她們是例外,當時引起激烈討論。除了討論到種族歧視外,也談到已婚女性有權在婚姻關係裡跟先生平起平坐。
4. 種族歧視:黑人女性
這齣戲在渡船上演出。
第一幕
劇組這次一樣搭了Djurgarden到Slussen的船,但這次搭反方向,往Djurgarden也就是動物園的方向開。船上載滿了人。這齣戲是Skeppsholm藝術節當中,最激烈、最猛、最引起熱烈迴響的一齣。
第一幕開始時,一位黑人女性演員刻意選在大家都看得見的位子坐下。接著一位義大利男性、一位男性上班族和一個酒醉的女性都在離她不遠的地方或坐或站。酒鬼(一位出色演員)第一個上船。手拿著酒瓶,煞有其事地跟進來的乘客打招呼。她親切地跟人上船的人打招呼聊天,一些人因為受不了她的舉止被惹火了。
第二幕
船出發了。幾分鐘後,義大利男性靠近年輕黑人女性,問她在這裡幹什麼。她,一個黑人女性,坐著,而他,一個白種男性,站著。接著開始針對種族議題激烈爭吵。生氣的黑人女性起身,義大利人坐下後,開始看義大利文報紙。女酒鬼和在場所有人都看到這一幕,她靠近義大利人。
第三幕
女酒鬼堅持叫義大利人站起來,把位子給她。
「妳說這裡是白人地盤。說的可真好阿。那麼我告訴你,這裡是瑞典白人的,臭義大利佬,給我滾開吧。」
引發了關於原生國、種族和人權的討論。最後義大利人走開了。
第四幕
男性上班族靠近酒鬼。他堅持叫她起來讓座,因為就算她是瑞典人,她也是個酒鬼,沒什麼貢獻。他認為座位優先順序,不只看種族和國籍就好,還要看階級,他是白人、瑞典人並且是白領階級。這番話引起騷動。
這齣戲的效果不同凡響。一群人維護酒鬼,大家立刻討論起來,分別支持或反對不同國籍、種族或階級權利的相對差異。
第五幕
一個演員假裝去說服年輕黑人女性回她的座位。她婉拒演員的假慈悲。原本坐在附近的演員們,都站起來對抗偏見,每個人都說一個理由:「我站起來因為我是巴西人。」「我站起來因為我是印度人。」「我站起來因為我很窮。」等等。
結果真是令人不敢置信,這麼的美好。除了精彩討論外,在船上擠的水洩不通時,竟然還可以看到這麼多為了抗議而空出來的空座位,真是太讚了。
表演結束後,演上班族的資深演員,跟我說,他從來沒有在首演時這麼緊張害怕。但他也坦誠,這是少數他感到有榮幸參與的表演。
5. 斯德哥爾摩街道野餐
我在巴西聖保羅生活了15年。那裡的街道像山路一樣,一條在另一條上面,也就是說住在第三層的,有時窗戶一開就聞到汽車廢氣。住在第一或第二層的,則是車子在家屋上面跑來跑去。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斯德哥爾摩是個優質城市。但對本地居民來說可不一樣了。居民說城市是為車子而設計而非行人。所以,以這個為主題,發展了以下這齣戲。
第一幕
一家人(爸爸、媽媽、兒子、女兒)就在人行道中間佈置桌子,擺花、茶杯、一壺茶、餅乾等等,開始喝起下午茶。演員們坐滿三輛車子,把車停在旁邊看著這家人。
第二幕
兩個演員當路人,在旁邊碎碎念說:人行道是給人走的,不是要給人在這邊擺桌子喝下午茶的。這一家人在討論後決定妥協。
「既然我們不能在為行人設計的人行道上喝茶,那我們只好搬到馬路正中間囉。」
第三幕
旁邊的三輛車跟著移動,那一家人叫車子停下來,車子都停在馬路中間。車子堵住馬路造成交通癱瘓。於是那家人就在馬路正中間用英國式的從容優雅擺好桌子、花、茶杯、熱水瓶和餅乾。坐在車上的演員們扮演一般駕駛,並且對這家人不爽,認為街道是給車走的,不是提供給小家庭喝下午茶的場所。
第四幕
這家人和駕駛們好像在比賽一樣,兩邊都在說服觀演者們加入自己的行列。
不到幾分鐘,整條路擠滿了公車、計程車、汽車、機車,每輛都在按喇叭。演員們試著拉人一起喝茶。有些跟著一起喝,有些人開始不耐煩:
「為什麼不在家喝茶咧?」
「因為我們沒好車可開。因為我們時間不夠,我們只有一小時休息時間。我們在斯德哥爾摩工作,住在Salsjobaden,離這裡幾乎要一小時的車程耶。因為…等等。」
大家吵得火熱。演員們吵得起勁,照劇本講不過癮還即興發揮呢。加上觀演者們積極參與,這場即興演出持續進行15分鐘,對隱形劇場來說算久了,尤其在街頭演出的情況下。
加碼演出:警察
隱形劇場最重要的問題:安全。隱形劇場給人虛構的感覺,但少了觀看一般戲劇的麻痺感外,隱形劇場轉虛為實。隱形劇場不是現實主義,它就是現實。
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在現實中上演:在巴黎地鐵親男孩的年輕女性、在斯德哥爾摩渡船上感到陣痛的準媽媽、原本坐著卻被趕走的黑人女孩、希臘人因為瑞典男的太太而和他大吵一架、一家子在路中間喝起下午茶。雖然經過事先演練,但這些都在現實中上演。
那家人是真的一家人,茶和吐司都是真的茶和吐司,而且事後出現的警察也是真的警察。來了兩輛巡邏車和一輛警用廂型車。斯德哥爾摩警局架設監視系統,確保城市的重要區域都受到隱形一般的監視器監控。隱形劇場被這些隱形的電眼看到,將畫面傳到警方的祕密總部。
既然戲已照計畫演出,如果老天保佑的話,這時演員們應該早就打包好,安然地離開。但拜演員和觀演者們所賜(有些甚至鬧大到圍成一圈跟著公車和計程車的喇叭聲起舞),讓警察們有機可乘。警察想逮捕「演員」,但他怎麼知道誰是誰不是呢?所以他決定任何碰觸到場景的人就是演員,(坐在椅子上、拿茶杯的、甚至吃蛋糕的)。有些演員被逮捕了,包括幾位經過的女生,警方用無線電確認身分後,發現她們不在名單上,就立刻釋放她們了。
我們從來都不能跟大眾透露隱形劇場是一場戲,除非隱形劇場失去了影響力。但是,在這個特殊案例,我們別無選擇,只好跟警方說明。我覺得警察到現在還沒明白到底發生什麼事…
6. 觀眾們的小孩
我在藝術節的最後一場演講,將近有7百位成人和至少50個活碰亂跳的小孩參加。在瑞典,對小孩子的容忍度高到不可思議,小朋友們可以隨心所欲。演出期間,發生過小朋友跑上台,甚至在音樂劇表演時,對著麥克風講話,大家也都沒怎樣,一點斥責也沒有。
最後一堂課,我要說明什麼是隱形劇場,並且介紹過去完成的隱形劇場。但演員們有更好的點子:大家做了一齣關於孩童的隱形劇場。結果超棒的。
第一幕
演員們散佈在觀眾之中。我們說好當我開始要講隱形劇場時,我會把手放在頭上當做暗號。當我把手放在頭上時,隱形劇場正式開始了。一個演員起身用瑞典話(會議用英文進行)提議把小朋友都趕出會場,因為我說的任何一句話都聽不太到,造成其它人的困擾。
第二幕
一位女演員幫小朋友們說話,說小朋友們即使聽不懂,也有權利參與會議。一個男演員試圖把小朋友趕出會議室,另一位演員抓住小朋友,阻止小朋友被趕走。會議室內討論此起彼落,有預先寫好的對話和觀眾自發性的參與。我用英文問大家發生什麼事?這是有衝突效果的場景,劇場裡每一個人都共同參與。
第三幕
當我打了一個暗號,所有演員同時上台,我請演員們向觀眾鞠躬,如同一般戲劇演出。到這時觀眾才發現剛剛參與隱形劇場演出。此時大家也明白什麼是隱形劇場。也就不用再多說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